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日期:2023-05-16 点击数: 来源: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5月13日,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讨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0人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研究》编辑部、《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3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副校长蔡立东教授,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院长白刚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党委书记李佰志主持。

 

立胜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代表会议主办方感谢专家学者的参会支持,强调论坛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何处去,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助推当代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会议主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从历史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肇始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紧密相关;二是从理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践过程,也是理论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三是从现实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现实道路,也是一种理论形态,要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自主构架,为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蔡立东提出,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主题既抓住了当前学界共同聚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又凸显了本论坛自身的学术特色。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面旗帜。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的哲学学科,从刘丹岩到高清海、再到孙正聿、孙利天、贺来等,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变革的同时,一直在以理论的方式关注现实,把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统一起来。这次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的“30人论坛”放在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召开,可谓“天作之合”强强联合。相信经过一天半的研讨,会议一定会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

 

白刚提出,很荣幸也很高兴,会议的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0人论坛”,交给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来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0人论坛”,因其主题的“时代性”和问题的“前沿和会议的规格高,已迅速成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知名品牌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哲学系被国内学界赞誉为“有哲学的哲学系”,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广大青年朋友,继续多多关心和支持吉大哲学的发展

 

《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主持第一场大会发言,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资深教授孙正聿、南开大学教授王南湜、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武汉大学教授何萍、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胡海波分别做了大会发言。

 

孙正聿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问题的人类性”和“思想的普遍性”。当前我们要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必须关注并破解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西马三大哲学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哲学思想的普遍性与中国特色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哲学问题的人类性与哲学主题的时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构建起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特色哲学。

 

王南湜围绕“中国式实践智慧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强调中西文化的差异,指出中国哲学核心是事不是物,人和世界就是人参与到实践当中去,形成事的世界观。实践智慧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价值理想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建构的一个核心的问题

 

韩庆祥指出,面对变革、不确定和重构的时代特征,实现哲学范式的变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1世纪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21世纪的世界迫切需要哲学的解释,并且需要新的哲学范式。

 

何萍认为,从思想的源头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创造是从新文化运动中生发出来的,而五四运动对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转向起了决定性的意义。要了解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性,需研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胡海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个纯现实的问题,它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相关的形而上的问题。我们应当在中西马的内在关系上,而非仅在并列的意义上去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李俊文主持第二场大会发言,best365官方中文网页版登录张盾教授、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向东教授、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同济大学陈立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曹典顺教授分别做了大会发言。

 

张盾指出,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哲学的形象和哲学的本质,都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也在转型,新文科、新哲学是哲学现代化的面貌。

 

唐正东指出,《实践论》《矛盾论》深化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视域,对于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

 

吴向东指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经验性的、现实的概念,它是具有当代实践高度的价值概念,它的特征是整体性、共享性与生成性。

 

仰海峰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所关涉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合问题,反映的是对中国自身问题的理解,我们既要关注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同时也要将此提升到世界文明发展的普遍性高度之上。

 

王凤才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正确处理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作为人类文明4.0,生态文明不是“生态化了的工业文明”或“工业文明的生态化”,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是未来文明发展方向。

 

陈立新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实现学术转向的动因和目标。当代中国学术立足于中国立场和中国精神,领悟并表达时代精神,在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意义。

 

曹典顺指出,为了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贡献,有必要从范式建设的哲学维度来系统梳理和深度诠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涵的问题意识、认知逻辑、哲学学派、实践逻辑和理论成果。

据悉,在5月13-14日的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实践智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建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国特色哲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文/郝志昌)